液态硅胶注塑包胶工艺是一种将液态硅胶与热塑性塑料(如PC、尼龙等)结合的高精度技术,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材料选择与预处理
基材与LSR的相容性
基材需选择与LSR粘附性好的塑料(如PBT、PA等),或通过添加粘接层(如Primer底涂剂)提升结合力。
LSR需选择低黏度、高流动性的型号,确保充分填充细微结构。
表面处理
基材清洁:去除油脂、脱模剂残留(常用等离子清洗或溶剂擦拭)。
表面活化:等离子处理、火焰处理或化学底涂(如Silane偶联剂),增强界面结合。
二、模具设计关键
温度分区控制
基材区域保持低温(避免热变形),LSR区域高温(通常120~200℃)以促进硫化。
模具需配备高效加热/冷却系统,确保温度梯度精准。
流道与排气设计
采用冷流道系统防止LSR预固化,减少浪费。
多段排气槽设计(深度0.01~0.03mm),避免困气导致气泡或缺胶。
分型面与密封
分型面需高精度加工,配合间隙<0.02mm,防止溢胶。
采用耐高温密封圈,避免LSR渗入模具缝隙。
三、生产过程控制
材料混合与计量
双组分LSR需精确配比(误差<0.5%),静态混合器确保均匀性。
环境控制
湿度<40%,防止LSR吸湿导致气泡。
车间洁净度控制(ISO 7级以上),避免杂质污染。
在线检测
实时监测注射压力、温度曲线,使用视觉系统检查缺胶/溢胶。
定期抽样进行剥离强度测试(如ASTM D903标准)。
四、常见问题与对策
粘接失效
原因:基材污染或未活化;对策:强化清洁/等离子处理,改用高粘接级LSR。
气泡或烧焦
原因:排气不足或注射过快;对策:优化排气槽,降低注射速度。
尺寸偏差
原因:硫化不充分或模具热膨胀;对策:延长硫化时间,模具采用低热膨胀钢材(如H13)。
在实际操作中,需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,注重细节处理,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、性能稳定的注塑包胶制品。通过精准控制材料、模具、工艺三要素,液态硅胶包胶工艺可实现复杂结构、高可靠性的复合制品。广州佳泽硅胶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液态硅胶注塑包胶工艺10多年,各个环节跟生产要点都有着丰富的做货经验,更多内容马上致电18027338968